郡西定坊,康熙五十四年建廟,志稱「壯麗工巧,甲他祠宇」。
本省民間所崇奉之海神,大約有媽祖、水仙王、龍王等數種。根據宗教調查與採編於康熙末葉的《事類統編》卷二時一地與部臺灣府項曾有:「登水仙之工而陳藻(水仙宮在鳳山縣安平鎮),過天妃之廟而薦馨(天妃廟在臺灣縣北)」。由此可知,台灣民間所主祀的海神,就是媽祖,其次則當推「水仙王」了;然而崇祀水仙「水仙王」的專祠,在省內為數不多。據舊文獻所載,只有臺南《臺灣縣志》,澎湖《澎湖廳志》與新竹和艋舺的《淡水廳志》四地而已,而臺南便有兩所:一在安平區港仔尾,廟早已圯,現合祀於安平靈濟殿;又一地在西區水仙里,亦於光復前一年遭拆除,現在只剩一座山門而已。歷史較悠久及規模較宏大者,英推於臺南西區的水仙宮。《臺灣縣誌》:「廟為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泉漳諸商建,壯麗於它廟。」與臺海史槎錄:「廟中亭脊,雕鏤人物花草,備極精彩,皆潮州工匠為之。」,這兩段記事,就可以明白其一斑。廟的建築樣式,約略與天后宮、武廟、北極殿一樣,有山門、拜亭、本殿三部,高低有三段,且旁有覺津亭、佛祖廳等附屬建築,就可證實其「壯麗於它廟」了。
水仙宮主賜水仙尊王,為泉、漳籍郊商創建於康熙五十四年府城西方海濱。水仙尊王即指夏禹,夏禹因治水有功,後世人祀為水神,並為航海守護神,為一般航業者祀之,水仙宮除了供奉夏禹外,尚包括寒奡、項羽、伍子胥、屈原等一帝二王二大夫,建築所在位置是昔日的南勢港口,座東面西,以保護渡海來臺之商民。相傳,昔日在海上有危難時,要化險為夷有一種方法,船上的所有人都披髮,蹲於舷間,用食箸做撥划狀,口出鉦鼓聲,雖檣傾舵折,也能破浪乘風,順利過關,傳云水仙宮神靈顯應庇佑所至。
圖一:水仙宮正殿
圖二:供奉一帝二王二大夫,中央盆栽為水仙
圖三:五水仙大帝神尊
圖四:主神大禹為夏朝皇帝,門不繪門神改用門釘
圖五:詩籤,上圖為各神明聖誕日
圖六:前石柱,王恩彌社稷安赤崁奠神州;後石柱,仙宮顯揚澤國狂瀾倒挽靖玄灘
圖七:前石柱,禹域靖波瀾拓黃河開樂土;後石柱,水德滋毓萬民率土清流延赤嵌
圖八:霞蔚雲蒸大雅輪扶天北斗,道光甲午孟冬
圖九:山輝川媚群材羅自海東嵎,浙江寧紹台道前知臺灣府事鄱陽周燕題并書
其時廟貌之壯麗工巧甲於全城,為府城八廟之一;初建之水仙宮包含山川門、拜亭及本殿三部分,雕樑畫棟、規模宏偉。乾隆六年、乾隆三十年、光緒三年、大正五年,均曾由三郊郊商出資或募金重修。昭和二十年日人以未來戰局安全而疏開,傳令全省改革為疏散,以防萬一,當時臺灣總督安藤利吉通令全省實施,拆除防空疏散,號令森嚴,時間限制,不可抗辯,違者定案軍法,並限期完工,臺南市長羽田又南、土木課長貴田馨、都市計畫課長郭銘村,下司官接上司令,又是非常時期,強制拆除臺南五條大道為疏散區,並將水仙宮中後進及附近民宅悉行拆除,作為防空地,前殿僅存三分之二,以致無法容納諸神像,改遷祭奉同為三郊財產的海安宮。在拆除之初先行選才修護孔廟,再則所拆之木雕和石材販售至灣裏蓋廟,其餘拼湊在重建本宮,剩餘之料件由成大建築系運回收藏。光復後雖曾由熱心人士重建,但已失原貌,氣勢不在,現在水仙宮所存地僅是廟之前殿,僅留下抱鼓石等精巧石作。
圖十:右石鼓,四馬嬉戲
圖十一:鼓面形式非鏡面,也非螺紋,以紋飾面代替,右側石鼓刻喜鵲梅花,下飾雙虎
圖十二:左側石鼓內面雕鳳凰牡丹,下飾龍紋
圖十三:風調壁堵
圖十四:雨順壁堵
圖十五:精緻的雕刻
圖十六:斗栱和雀替
圖十七:近照斗拱
圖十八:近照斗拱
圖十九:成大所藏的水仙宮斗拱
圖廿:成大所藏的水仙宮斗拱
圖廿一:成大所藏的水仙宮斗拱
圖廿二:成大所藏的水仙宮斗拱
圖廿三:用殘存的石材組成的地板
圖廿四:水仙宮後側已成巷道
康熙年間的水仙宮前臨南勢港,位處海濱,府城俚諺云:「上帝廟階墘,水仙宮簷前。」臺南原是一個岡丘,據說以中區大上帝廟為起點,一直向西傾斜而下,至水仙宮而止,中間高低相差多少,沒有正確數字,不得明言,但據俚諺,也不過數十尺而已。在三郊商業鼎盛時期,這裡是主要的船舶停靠處。乾隆六年三郊在水仙宮內設立「三益堂」,做為處理郊務之總部,使水仙宮一躍而為城西商業中心。咸豐九年詩人陳肇興之《陶春詩稿》李咸豐九年作之<赤崁竹枝詞>即云:「東溟西嶼海潮通,萬斛泉源一葉風;日暮數聲欸乃起,水船都泊水仙宮。」到了光緒元年據馬子翊<臺陽雜興>之一首「水仙宮外盡成途,滄海揚塵信不誣」與光緒六年夏獻綸的《臺灣地輿圖說》「前可泊巨舟百餘艘,今復淤為陸地。所謂滄海桑田者,非歟?」我們可知道,由於陸地隆起與塵土堆積,不單是水仙宮外陸地化,就是整個臺江也淤為陸地了。康熙五十四年起,至光緒元年止,前後只有一百十一年間,滄海桑田之劇變,不禁令人感慨。咸豐九年依天津條約之後,開放安平為通商港口,郊商洋行匯集於水仙宮附近,商業極一時之盛,此由當時茶室、酒家、娼寮林立之景觀可見一般,陳肇興的<赤崁竹枝>詞中云:「水仙宮外是儂家,來往船隻慣吃茶,笑指郎口是錢樹,好風吹到便開花。」這是一幅當時的寫照,也是臺南特種酒種酒家的胚胎,叫做「城西文化」。咸豐年間時廟前曾豎立一對大旗杆,亦象徵了當時水仙宮全盛時期香火鼎盛之標識,每年十月十日水仙宮壽誕日,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。但不幸這對旗杆,在日治時期,為了興建市場被拆下。一枝放在海安宮廟庭,另外一枝被放在中山公園,前者早被賣作船桅,而後者於光復後被某機關盜賣,充其私囊。
然而實際上水仙宮前之南勢港及台江海濱,自乾隆年間以來即日漸淤淺,乾隆二十九年知府蔣允焄所撰之《水仙宮清界勒石記》即云:「水仙之祀,不知所昉,祠官闕焉;獨演海間漁莊蟹舍、番航買舶崇奉之。然其說百查幻,假借附會,殆如騷所稱「東君」、「河伯」、「湘夫人」流亞歟?郡西定坊,康熙五十四年建廟,志稱「壯麗工巧,甲他祠宇」。蓋有其舉之,莫敢廢矣。廟前舊有小港,通潮汐、滌邪穢,居民便之,亦神所藉以棲託。歲久汙塞,市廛雜沓,交相逼處,遂侵官道;非所以奉神,即非所以奠民。甲申秋,予諭左右居民撤除之,自祠前達小港;右房舍左撤十二間,右撤七間,袤共一十二丈,廣共三丈,氣局軒敞,廟貌莊嚴。繼自今父老子弟操盂酒豚蹄走祠下者,可無時怨時恫之虞矣。既勒諸石,侑之以歌曰:神所棲兮元冥宮,侶陽侯兮友壬公。風颯颯兮雨瀟瀟,□文魚兮渡洪潮。吹簫兮繫鼓,靈巫酌酒兮醉代神語。蛟龍遠避兮黿迴,浪不使淜滂兮風不使喧與豗。神降福兮祝告虔,祐利濟兮年復年…。」至光緒年間則已是「水仙宮外盡成途,滄海揚塵信不誣」的景象了。
圖廿五:重修水仙宮石碑,大正六年,碑文中稱該廟興建於清康熙癸未年(康熙四十二年,西元一七零三年),與蔣允焄所撰碑記中稱該廟興建於康熙五十四年不同
圖廿六:水仙宮清界勒石記,乾隆三十七年七月,說明說水仙宮附近居民清除廟錢荒穢,疏濬港道汙塞
圖廿七:嚴禁海口陋規碑記,嘉慶元年四月,水仙宮為昔日府城郊商聚議和船戶活動之所,具有公告周知之便
所謂的府城三郊,是含有同業公會的性質,與我國古代的行會、會館及公所相類似;而其特殊之處在於宗教氣氛較為濃厚。三郊指北郊、南郊和糖郊,對地方公益事業,乃至捐金給義民兵等,都非常熱心,因此在臺南眾多古老石碑當中,記載了許多三郊的義舉。廟前旗杆有二,高聳參天是作為指揮作戰所用,而傳達訊息之藥皇廟其庭亦有傳訊於左右雙翼之廟,再聯絡其境內宮廟,群起抗敵作戰。水仙宮旗杆有趣聞,據說旗杆架設之初,右邊旗杆沖到藥皇廟裡面的藥皇爺,至使眼睛被戳至今尚未痊癒,而嚴然煞有其事,如今傷痕仍在。
圖廿八:臺郡三郊三益堂旗
圖廿九:臺郡三郊公廟結盟公約
日治時代郊商勢力迅速衰退,明治三十一年,臺南廳屬於水仙宮原三郊總部三益堂,設第二公學校,招收男女學童,為立人國小之開始,雖容芸芸學子,明治四十二年三月遷至今日校址。大正元年,合二女學校女生成立臺南市女子公學校,校本部設育嬰堂,三益堂與海東書院為分部,至大正十三年新建校舍於赤崁樓北為臺灣縣署,移育嬰堂、三益堂與海東書院三處校舍於新校舍,及成功國小之前身。廟前之大旗杆也於宮口菜市開設時被移置於海安宮及臺南公園,在郊商組織瓦解,改組為台南商工會議所後,廟產亦多標售殆盡。今日水仙宮前為長樂市場,即一般所稱之「宮口菜市」(水仙宮菜市),背後則為永樂市場(俗稱賊仔市),攤販、店家林立,每日上午人聲鼎沸、摩肩擦踵,頗為熱鬧,然水仙宮位處其中已無昔日之壯麗,反而顯得侷促,令人難免興起滄海桑田之嘆,水仙宮標幟著府城海岸西進及西區商業之榮枯,是西區發展史的重要見證。
圖卅:立人國小與三益堂位置
圖卅一:水仙宮市場外貌
圖卅二:屈原大夫聖誕
圖卅三:今日已看不見海,廟宇隱沒在市場中
圖卅四:水仙宮市場入口
圖卅二:昔日的三議堂已變成巷道與民居
圖卅三:水仙宮南側入口,右邊為金爐
圖卅四:水仙宮後側的宮後街,清領時期即有
圖卅五:宮後街盡頭為臺南府城大西門城址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