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日治時期在臺灣建立的第一座神社。 

 

 

臺南的開山路有一段很別,沿路一字排開的金龜樹,常年青綠,對街的明延平郡王祠,俗稱開山王廟,奉祀臺灣開山始祖鄭成功,並祀鄭氏及所屬各部將,佔地九千四百多坪。永曆十六年,延平王鄭成功薨,隔年建先王廟於今鄭氏家廟後,民間以先王廟為家廟,入廟禮敬不易,另建民廟於山仔尾山頂,以國姓率領漢民渡海開闢草萊,尊稱國姓為開山王,廟為開山王廟。

 

P2260595-600.jpg 

圖一:開山路上整排的金龜樹,相傳植於日治時期 

 

P1050364-600.jpg

圖二:明延平郡王祠開山路大門

 

P2050055-600.jpg 

圖三:大門對面的金龜樹

  

永曆三十七年,鄭克塽降清,臺灣入清版圖,官廟先王廟為官府所沒入,後為鄭氏族人購回,作為鄭氏家廟,民廟依舊稱開山王廟。最早的《臺灣縣志》提到:「開山王廟,偽時建」,史學家連橫的《臺灣通史》提到:「延平郡王祠在東安坊,永曆間郡人建,稱開山王廟。乾隆間,邑人何燦鳩資重建。同治十三年冬十月,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請建祠列祀,春秋二仲有司致祭,中祀延平郡王,東西兩廡以明季諸臣配。後殿中祀翁太妃,左為甯靖王祠,右為監國世子祠。」雖然是偽時建,但清朝官署雖默認其存在,但在志書所錄卻云所祀不知何神。

 

P2050051-600.jpg

圖四:延平郡王祠原稱開山王廟,是臺南市重要史蹟 

 

乾隆十七年,王必昌重修臺灣府志提到已坍毀,乾隆十年,里人何燦重修擴建,而道光二十五年毀於風雨,黃鴻模等人重修。道光之後,府城聯境自衛時,開山王廟與鄰近清水寺、馬公廟、油車尾福德爺廟、仁厚靖福德祠、大埔福德祠組合六合境,開山王廟為六合境主廟。

 

P2050095-600.jpg 

圖五:從神轎上,可見國興六合境開山王廟延平郡王祠字樣。

 

同治十三年,臺灣發生牡丹社事件,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奉命來臺灣籌防,並在十一月二時五日聽取臺灣府進士楊士芳、臺灣道夏獻綸、臺灣知府周懋琦等人稟請「少服儒冠,長遭國恤,感時仗義,移孝作忠。顧寰宇難容洛邑之頑民,向滄溟獨闢田橫之孤島。奉故主正朔,墾荒裔山川。傳至子孫,納土內屬。維我國家宥過錄忠,載在史策。厥後陰陽水旱之沴,時聞吁嗟祈禱之聲。肸蠁所通,神應如答。而民間私祭僅附叢祠,身後易名未邀盛典。望古遙集,衆心缺然。可否奏請將明故藩鄭成功准予追謚建祠,列之祀典」與閩浙總督李鶴年、福建巡府王凱泰、福建將軍文煜等合疏同奏「臣等伏思鄭成功丁無可如何之厄運,抱得未曾有之孤忠,雖煩盛世之斧斤,足砭千秋之頑懦。」並引用康熙三十九年聖祖仁皇帝詔曰:「朱成功係明室遺臣,非朕之亂臣賊子,敕遣官護送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,置守塚,建祠祀之。懇請順輿情建祠祀諡,編入祀典。

 

P1050375-600.jpg 

圖六:光緒皇帝所頒奉旨祀典碑

 

P1050385-600.jpg 

圖七:進入正殿前的大門口

 

P1050389-600.jpg 

圖八:誥命箱,左右下三面各有兩條龍,立面有三條龍聖,所以又稱九龍箱,旨就是放於此箱內,送至臺灣臺南建立專祠

 

P1050388-600.jpg 

圖九:聖旨內容說明, 光緒皇帝奏請在臺南建立專祠追諡朱成功,此匾內容原在聖旨上,聖旨還保存至今 

 

隔年,光緒元年正月奉准於臺灣府城建立專祠,同年二月禮部定諡「忠節」。三月敕準興建,由知府周伍總監,崇文書院山長陳謨董其事,邑紳吳尚霑、吳朝宗、許延崙、曾雲龍、陳階、王藍玉等委員,共捐銀七千四百兩,採福州林恩培為匠首,凡工匠、木材、石材、磚瓦等材料均來自福州。

 

P2050106-600.jpg 

圖十:禮部所頒布的忠節

 

開山王廟本身規模狹隘,不足為官祠,以正殿所在改為福州式建築,內祀鄭成功神像與神位,神位書「御諡忠節明賜姓延平郡王神位」,旁祀甘煇、萬禮兩部將神像,正殿兩側各有大燈籠。後殿依祀典廟宇群祀列,祀延平王父母,為其父鄭芝龍晚節不保,不祀,單祀其母守節自殉翁氏,即日本肥前平戶人田川氏,稱太妃祠,內有神位,書「翁太妃之神位」。太妃祠北邊為寧靖王祠,祀寧靖王與從死五妃,神位有二,一書「明寧靖郡王諱術桂神位」,另一書「明寧靖王五妃之神位」。太妃祠南邊為監國祠,神位有二,一為「監國王孫諱克(上臧下土)神位」,一為「監國夫人陳氏之神位」。

 

P2050070-600.jpg 

圖十一:甘輝將軍,手持印,以文官稱之

  

P2050167-600.jpg 

圖十二:萬禮將軍,手持劍,以武官稱之

  

P2050144-600.jpg 

圖十三:後殿的太妃祠,柱上對聯「劍影出寒空烈母合隆當代祀,火光騰絕島奇兒似為有明生」是光緒元年侯官陳謨所題

  

P2050132-600.jpg 

圖十四:鄭成功母親翁太妃田川氏神位

  

P2050148-600.jpg 

圖十五:甯靖王祠

  

P2050126-600.jpg 

圖十六:明甯靖王術桂神位與五妃神位

  

P2050142-600.jpg 

圖十七:監國祠,門前對聯為「惟君克振祖風乃使骨肉情中生許多媒孽,有婦能完夫志求之須眉隊裡恐無此從容」是光緒元年侯官陳謨所題

  

P2050141-600.jpg 

圖十八:鄭成功孫監國鄭克(上臧下土)神位與夫人陳永華之女神位

  

後殿與正殿間植有三株梅樹,每到臘月,梅花就會綻放,連雅堂《臺灣通史》曾提到:「臺灣地熱,嘉義以北較多,而臺南頗少。延平郡王祠有古梅一株,相傳為王手植,十月即花。先是臺南府署之右有鴻指園,為承天府署之內,此梅則在其中,枝幹槎枒,必為鄭氏遺物。光緒初年建祠之時,乃移於此,至今寶之。光緒元年船政大臣沈葆楨,聞該梅為鄭氏親手所值,移至該祠後殿偏南方。

 

另一說法是從鴻指園移了兩株梅花,而非一株,據說在過去臺灣被日本割據的五十年中,從未開過花;但日本投降,臺灣光復,民國三十四年的冬天,這梅花忽然玉蕊齊開,傳為盛事。因為它寓有「越鳥歸南」之意,一時被譽為忠梅。可惜到了民國四十七年,其中一株突告頹萎,知者多表惋惜;而另一株也於民國五十四年秋間颱風習掃臺南時,橫遭摧折而枯死,一時王祠減色。據臺南市文獻會委員黃典權之考證,延平郡王祠古梅,實與鄭成功本人無關,只因人民崇仰先賢,善意地加以附會,才編成了充滿詩情畫意的「手植」傳說而已。

 

P1050394-600.jpg 

圖十九:後面有梅樹三株,中央者為鄭氏親手所植,但前些年枯萎,今日所見則為新栽植

  

P2050133-600.jpg 

圖廿:此梅樹在明威靈王去世那年與臺灣光復這兩年盛開過

 

正殿兩旁北為儀仗所,有一口井,南為祭器庫。正殿前為庭,庭左右為東西廡,祀鄭氏文官武將各五十九名,合計一百一十八名。正殿之前為三川門,門前有階梯三座,以董事者為福州侯官人陳默謨,廟門為福州式,三門分開,門較小而不相連,中門較大左右門較小。中門上有石匾額二副,上額直書,題「奉旨祀典」,下額橫書「明延平郡王祠」,左門石額題「擎天」,右門石額題「闢地」,皆出於沈葆楨之手書。

 

開山神社-1.jpg 

圖廿一:左邊為清朝所建廟門,左門石額題「擎天」,右門石額題「闢地」

  

開山神社-2.jpg 

圖廿二:廟門中門,上額直書「奉旨祀典」,下額橫書「明延平郡王祠」

 

P2050073-600.jpg 

圖廿三:北邊擎天門

 

P2050170-600.jpg 

圖廿四:南邊闢地門

   

P2050082-600.jpg 

圖廿五:東廡,對聯「逋播老蠻天是洛邑義民遼東處士,文章傳幕府聽西臺慟哭蒿里哀歌」光緒元年侯官陳謨所題,內祀有明右虎衛鎮林公鳳、明建威伯馬公信、明督察院左都御史陳公永華等五十九位將領神位

 

P2260593-600.jpg 

圖廿六:西廡,對聯「返日共揮戈滄海樓船拚轉戰,餘生皆裹革秋風甲馬倘來歸」光緒元年侯官陳謨所題,內祀有明太樸寺少卿沈光文、通事何斌等五十九位將領神位

   

P2050153-600.jpg 

圖廿七:南邊的祭器所

  

P2050154-600.jpg 

圖廿八:祭器所展示器具

  

P2050122-600.jpg 

圖廿九:儀仗所旁的古井

 

門外左右有榕樹兩叢,榕樹前有旗竿臺一對,其東至開山王廟街有照牆壁。照牆壁左右有兩門,右邊即南門稱西轅門,上有橫書木匾「明氏遺臣」,右邊即北門稱東轅門,有木匾題「聖朝褒祀」,皆為知府周懋琦手書。全祠面積六百七十二坪,四周為以赭牆,即暗紅色的牆,建材來自福州,於光緒元年八月竣工。

 

 P2050104-600.jpg

圖卅:當初的榕樹兩叢已不見蹤影,只見兩個圓形的樹洞

 

P2050194-600.jpg  

圖卅一:僅存的一座旗竿座

 

完工後,臺灣與福建官員題聯者甚多,題匾者僅一方「前無古人」補用同知前署武平縣知縣盧紹昌書,光緒元年立。題聯者沈葆楨有四對,正殿為「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,洪荒留此山川,作遺民世界;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,缺憾還諸天地,是刱格完人。」巡臺使者沈葆楨謹撰并書,同治甲戌冬月穀旦,為同治十三年為欽差大臣巡臺時所作。太妃祠為「石井滿腔血,瀛台寸草春」巡臺使者沈葆楨敬書,光緒元年孟夏穀旦。寧靖王祠為「鳳陽一葉盡,魚貫五星明」,監國祠為「夫死婦必死,君亡明乃亡」,年代屬署名均以太妃祠同。

 

P2050061-600.jpg 

圖卅二:武平縣知縣盧紹昌所題前無古人

  

P2050101-600.jpg 

圖卅三:正殿對聯「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」同治甲戌冬月穀旦十三年

 

P2050102-600.jpg 

圖卅四:正殿對聯「極一生無可知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刱格完人」巡臺使者沈葆楨敬書

 

P2050185-600.jpg

圖卅五:沈葆楨銅像

 

福建巡府王凱泰署名撫閩使者題「忠節感穹蒼大海忽將孤島現,經綸關運會全山留與後人開」光緒元年八月。分巡臺澎督學使者夏獻綸題「天地間有大綱耿耿孤忠守正朔以挽虞淵祇自完吾志節,古今來一創局芒芒荒島啟沃壤而新皈宇猶思當日艱難」光緒元年五月。知府周懋琦有二聯,一在正殿,題「獨奉聖朝朔,來開盤古荒」年代為癸酉,即同治十二年。一在太妃祠,題「值明運窮時故英靈不毓中土,闢炎荒創局惟烈母乃生奇兒」光緒元年十二月。總兵張其光題聯為「生為遺臣歿為正神獨有千古,今受大名昔受賜姓諒哉完人」光緒元年十二月。之後臺灣巡撫劉銘傳與知府方祖蔭亦有獻匾,董事崇文書院山長陳謨所提的匾聯甚多,各方所獻之聯亦不少。每年祭典日期為正月十六日延平郡王聖誕日,由巡道率府城文武官員致祭。

 

P2050140-600.jpg 

圖卅六:監國祠內對聯「夫死婦必死」光緒元年孟夏穀旦

 

P2050139-600.jpg

圖卅七:監國祠內對聯「君王明乃亡」巡臺使者沈葆楨敬書

 

光緒廿一年簽訂馬關條約,同年十月廿日,府城士紳敦請長老教會巴克里牧師,請日本軍率乃木希典由小南門入城,紮營延平郡王祠。同年十二月,臺灣總督樺山資紀獻匾,題「力挽迴瀾」,懸掛於正殿前樑表示總督府之重視此祠。明治廿九年七月廿五日,臺南縣知事磯貝靜藏向臺灣總督桂太郎建議,列延平郡王祠為開山神社,明治卅年元月十三日日本內閣同意,由拓殖大臣宣佈改延平郡王祠為開山神社,級為縣社,當時臺灣總都乃木希典,為日治時期府城最早的神社,也是臺灣各神社中唯一奉祀漢神神明者。改列縣社的緣由,日本官方說法,臺灣縣知事磯貝靜藏為謀將來治理之方便,擬藉由民族英雄鄭成功在臺灣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推展地方事務,故將其下的延平郡王祠提報總督府改號為開山神社。雖然一開始磯貝靜藏向總督府建議延平郡王祠加列社格為國幣社,但總督府回應,鄭成功此人欲恢復明朝,舉兵作戰失利,退至佔據臺灣,其雖可謂明朝的忠臣之ㄧ,尚不可以帝國的忠臣稱謂,其母雖是我帝國臣民田川氏,亦不過僅與我帝國些許淵源,倘若祭之以國幣社,可說破大例。表彰鄭成功對本島的功績,本島人民一開始即稱開山王廟,改稱為開山神社,加列社格為縣社,成功生母田川氏依舊配祀於該神社中,則深信不啻為至上之禮,更有助於治民之便也。

 

1914年大正3年開山神社.jpg 

圖卅八:大正三年的開山神社,當時還保有中國式的正殿

 

延平郡王祠改稱開山神社之後,一度想變更建築樣式以符合神社之建築,明治三十九年當要改建之際,臺灣神宮口司山口透過當時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進言,應尊重前代帝王聖令所建,而且神社在歷史上也是屬於國家相關祭祀,延平郡王祠是祠廟,而祠廟不是也是國家祭祀,希望能恢復舊典,這看法行政長官後藤新平也相當同意,但是隨著後藤新平年底辭職,此建議也只好終止,直到明治四十一年七月獲得佐久間總督同意辦理。

 

 御神像(開山神社安置).jpg

圖卅九:國姓爺神像

 

明治三十年時,只在兩旗桿臺之間新建木質鳥居。此次大正三年八月改建,修繕現存祠宇,以保存莊嚴之原形,所奉祀為日本人外甥漢人鄭成功,比須保留漢式祠廟,為求兩全其美,重建正殿為和式建築,太妃祠、寧靖王祠、監國祠、東西廡則為漳泉式建築,帳儀所與祭器庫對調,增建必要神饌所、手水舍、社務所和宿舍等附屬設施,全部建材選用阿里山檜木、福州石材,石牌坊之石來至日本本州山口縣德山,質地細緻,上層兩端微翹,若漢人石牌坊,下層為長方形,尚下曾有石匾,書「開山神社」,兩石柱為大圓柱,並委託蔡培塑甘輝與萬禮兩大將神像。擴大面積至九千四百坪,約原有面積十四倍。並至日本京都三上商店訂製神輿及神道相關祭器,在本殿內懸掛式日燈籠、布幔,以營造日本神社氣氛。福州式寺廟與日本拜殿共存的畫面,突顯出被殖民者傳統信仰與統治者國教信仰並存的不協調感。祭典日期在昭和十三年以前,以聖誕日正月十四日換算陽曆為二月十五日為記點日,另有月次祭、小祭等,每年計有三十八次之多,但昭和十三年之後改以登陸開臺日期,即是陽曆四月三十日。

 

開山神社木製鳥居.jpg 

圖四十:大門前的日本木製鳥居與清代的旗竿座

 

1927年昭和2年開山神社鳥居.jpg 

圖四十一:石製鳥居,題「開山神社」,右邊為清朝時期所建的山牆

 

 

開山神社-3.jpg

圖四十二:大殿前的和式拜殿和榕樹

  

1915年大正4年開山神社.jpg 

圖四十三:福州式建築卻懸掛式日燈籠,顯得奇怪

 

本次大修至二次大戰前這段時間並未整修,大戰後,開山王廟幅員廣闊,土地被侵佔居多,臨建業街土地被臺南市工會、商會、柔道館所在,當時執事者多為福州藉人士,在仇日心態下,在戰後第三年,將開山神社恢復為延平郡王祠,拆除和式正殿建築,將開山路口之石牌坊移至此處,去除翹脊頂而成,翹脊頂則棄於土中,今日遺至紀念館牆旁。原有開山神社之石匾,改刻中國國民黨黨徽,橫柱上則刻有中華民國政府國防部長白崇禧將軍所題「忠肝義膽」四字,石柱則刻「孤臣秉孤忠浩氣磅礡留萬古,正人扶正義莫教成敗論英雄」,序跋左為「中華民國三十六年春三月銜命宣慰台灣道出台南市謁祭」,右為「延平郡王寫此以誌景仰 桂林白崇禧」。白崇禧之對聯原為陽刻亦改為陰刻,新撰聯對詞語意不通,無收錄價值。

 

P3090347-600.jpg 

圖四十四:五十一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復台三百年紀念特刊封面,左下角為白崇禧將軍所提的對聯「孤臣秉孤忠浩氣磅礡留萬古,正人扶正義莫教成敗論英雄」 

 

P2050179-600.jpg 

圖四十五:石製鳥居,現今對聯已改為「孤臣秉孤忠五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,正人扶正義七鯤拓土莫將成敗論英雄」,旁書「中華民國三十六年春三月,命宣慰台灣道出台南謁祭」,對聯原為陽刻亦改為陰刻,新撰聯對詞語意不通,無收錄價值

 

P2050190-600.jpg

圖四十六:棄置文物館旁的笠木

 

民國三十五年,臺南市政府主持春秋二祭為農曆正月十六日及八月十六日,但民國三十七年,臺灣省參議會第五次大會建議訂每年四月三十日為興臺記念日,臺南市政府於隔年四月三十日春祭延平郡王。民國三十九年,臺灣省政府據省文獻會以每年八月二十七日為鄭成功誕辰紀念日,於是臺南市各界在八月二十七日秋祭延平郡王,先總統 蔣公特頒「振興中華」匾額一面。但民國四十八年,臺南市文獻委員會根據田大熊所著「國姓爺臺灣登陸」一文;該文所稱鄭成功率師於明永曆十五年四月三十日登陸臺灣,又根據荷人「巴城日記」及荷蘭末任長官揆一所著「被遺誤的臺灣」一書。依據延平王戶官楊英所著「從征實錄」所記載,鄭成功登陸臺灣日期為明永曆十五年四月一日,經查對「二十史朔閏表」,是為陽曆四月二十九日,並由臺南市政府轉城省政府核定,民國四十九年以後,延平郡王春秋兩祭為四月二十九日及八月二十七日。

 

民國五十二年四月一日,行政院院會採納臺灣省議會建議,四月二十九日復臺紀念春祭鄭成功為內政部長主祭。首次祭典即由內政部長連震東主祭,準備清明堯祭黃陵儀式舉行,嗣乃列為「國祭」。民國三十六年臺灣省首屆運動大會在臺北市舉行,於延平郡王祠引燃聖火,此一儀式至民國六十四年中止。

 

最早於光緒元年,福州匠人興建專祠時,即塑有延平郡王鄭成功泥像,為一般民間神像塑造臉部五縷長鬚,日治末期日人曾予毀壞,光復後由臺南市佛像雕塑家蔡培之子蔡火加以修補。民國三十五年,委託臺南名師蔡火之弟蔡心用樟木雕刻延平郡王像,以赤嵌樓內臺南市立歷史館所藏鄭成功油畫為藍本,高六尺餘安座於正殿。民國五十二年以廟宇年久失修,改建為北方宮殿式廟宇,開台聖王之神像被請至神明會主委或爐主家中奉祀,從此未再回到廟中安座,正殿原由蔡心雕刻之延平郡王像被請至鄭式家廟供奉,後來祠建成之後,正殿又請名雕塑家楊英風用白水泥重塑泥像,是以內政部審定臺灣省立博物館所藏鄭成功畫像為藍本。原開山王廟所供奉神像被移往祠外,從此由民間輪流奉祀,直至民國九十四年三月十七日,由開山王廟主委王添富議請寄祀媽祖樓天后宮。直到民國九十六年,臺南市政府尊崇信仰源流,乃請筊奉允迎回神像。隔年二月十七日開台聖王神像回到開山王廟安座,恢復崇祀原貌。

 

P3090355-600.jpg 

圖四十七:民國五十二年前的享殿

 

P2050166-600.jpg 

圖四十八:遭棄置的神桌

 

P2050097-600.jpg 

圖四十九:今日的享殿

 

P2050109-600.jpg

圖五十:開台聖王神像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ce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