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井,是移民聚落生活的重心。


在臺南民權路與永福路交叉路口,有一口大井,傳說明宣德年間鄭和下西洋時,隨行太監王三寶(任景弘)至此汲水,又傳說是是荷蘭人開鑿,以制赤嵌城之火患。


圖一:大井頭碑

 

《臺灣縣志》記載「大井,在西定坊。來台之人,在此登岸,名曰大井頭是也。」《續修臺灣府志》又記載「臺灣古未隸中國版圖,明宣德年間,太監王三寶(通志作鄭和)舟下西洋,因風泊此。大井以下註在西定坊,來台之人,在此登岸,名曰大井頭,開闢以來,生聚日繁,商賈日盛,填海為宅,市肆分錯,舊誌云,開鑿末知年代,相傳,明宣德間,太監王三寶到臺曾於此取水。」依上文,可以知道當時大井位在海邊,也是明末清初重要渡口所在,當地稱大井頭街,譽有臺灣縣八景之一-井亭夜市。

 

後來因為海岸現向西退縮,大井頭成為熱鬧聞名的街市。《臺灣府志》記載「紅毛及偽鄭時古渡,由大井頭登舟,今填海為陸,市肆喧闐,渡移于鎮度。」一六九七年,郁永河來臺灣開鑿硫礦,從大井頭上岸,在《稗海遊記》寫到上岸過程「近岸水益淺,水舟復不進,易牛車,從淺水牽挽達岸。」然而到了一七五二年,《重修臺灣縣志》又記載「邇來居民稠密,填海成陸,市宅分錯,(大井頭)距海半里許矣!」

 

 日據時代,水井漸廢,經連雅堂力爭而暫時保存。但是一九五一年,推廣自來水而填平多數水井時,大井還是難逃厄運。光復後,臺南市文獻委員會的挖掘和修復,大井才又重見天日。無奈民國五十四年,民權路拓寬拆除井欄,且加以鐵蓋,成為了行人日夜所踩踏,車輛所輾轉而過之處。 

  

圖二:大井頭今貌 

臺北詩人黃贊鈞有<紅毛井>詩一首:「荷人鑿井得甘泉,一勺清湛鬧市邊。遺址不隨桑海變,怒挖水淺哭窺天。」今日我們坐在車上面,再也想不到,這裡原來是大船雲集的古碼頭。有一首很有名的詩是這麼說的「舊蹟空餘大井頭,敗篷斷纜可曾留?滄桑變幻真彈指,徒步同登赤嵌樓。」這是描述大井頭的變化,在這與大家分享,也做為對大井頭之懷念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ce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