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安平小礟臺,相對於安平大礟臺而言。

 

道光廿年中英鴉片戰爭發生,臺灣兵備道姚瑩建議在全臺十七處臨海港口修築礟臺。安平以「東障府城,西扼四草,北阻郭賽,南控七鯤身」的險要地理形勢,受到青睞,而選中設防要地。當總共在此興建了四座攻防礟台,安平小礟臺便是其中之ㄧ。

PC230359-600.jpg  

圖一:安平小礟臺今貌,軍方早期曾在礟臺中央建立一座碉堡

礟臺立在略呈圓弧形的花崗石台座上,主體為八個磚砌之大型垛牆,大礟就設在垛牆與垛牆中間。垛牆中間有槍孔,便於攻防石向外還擊,掩護強後士兵的安全,目前在礟台上的兩尊鐵鑄砲是在民國七十四年仿製的。礟臺左後方地面有一長形開口,上面覆蓋著玻璃,階梯下面間空狹小,是當時儲存軍火的地下彈藥庫。

PC230352-600.jpg 

圖二:中央玻璃罩覆蓋處為地下彈藥庫

PC230357-600.jpg 

圖三:仿製的大礟

 修復工程挖掘礟臺基礎及周圍土方,才知道礟臺興建於沙灘之上,眾多原木椿與竹枝深入地層,用以穩固基礎;上有厚實木板承載沙土、礫石、碎磚與柯殼混凝的三合土,用以打底;在上則是石版鋪面與主體結構,紮實雄壯。

PC230354-600.jpg 

圖四:紮實的地基

礟臺北邊是一條用卵石砌成的礟牆,延綿兩百多公尺。礟牆立面有方形開口多處,承內小外大的斜出設計,乃為射口。方形射口內壁遺留石框凹槽,不知所以。依據研判,昔日射口內設置柵門,具有阻擋海水與隱藏礟位的作用。尤其是鐵礟移動、變換防衛時,柵門提供遮掩與虛實的效果,混淆敵方的刺探與判斷。由於西向濱海,偶有浪潮自射口溢入。

 PC230363-600.jpg

圖五:從小礟臺延綿出來的礟牆,但卻被安平路截斷

PC230361-600.jpg

圖六:礟牆從小礟臺延綿至東興洋行附近為止

為了防水患,射口內部柵門亦有檔水作用;礟牆下方的水關,以供宣洩積水。有部分人士失察,目視推測,竟將百餘公尺的礟牆當做乾隆四十二年蔣元樞所建立的堤防,並將射口誤作水門。

PC230360-600.jpg 

圖七:射口與水關(右下方)

PC230364-600.jpg 

圖八:具有柵門的射口

同至十三年,沈葆楨建億載金城時,臺灣知府周懋琦曾重修此礟臺;日治時期礟臺漸廢,臺基尚存。光復初期軍方在礟臺上建新式碉堡,防衛功能絲毫未減。然而,海填陸生,原本濱海的礟臺卻離海漸遠,頓失海防地位,於是軍事撤退、道路開議、牆拆垣毀,礟臺逐漸被荒煙漫草淹沒。

 PC230368-600.jpg

圖九:臺灣知府周懋琦重修的礟臺,珊瑚礁石建造

PC230369-600.jpg 

圖十:快被雜草淹沒的牆身

 

PC230370-600.jpg 

圖十一:從砲臺往西邊看,看不到海岸線了,只見到漁塭

民國八十三年小礟臺整修,礟臺四周開闢成小公園,塵封已久的水關和射口出土,得以澄清射口沿誤水門的爭議。根據蔣元樞著的《 修築安平石岸圖說》之附圖,如果是乾隆時期與小砲台同時建構的堤岸,應該是位於小砲台東南方向,然現在的「乾隆海堤」卻在北方,顯然兩者有所不同。

PC230365-600.jpg 

圖十二:市政府所設的水關洩水解說碑

 
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ce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